活動集錦
花絮:『企業迎戰跨界時代的人才管理術-Transformer』
當全球各產業正掀起科技改革新浪潮:從工業4.0、FinTech、VR/AR、Big Data...等等,企業需要的人才類型正悄悄「變形」中。身為企業人才管理的HR組織,該如何協助企業員工化身跨界人才?旭聯科技與EMBA雜誌在2016年6月24日舉辦「企業迎戰跨界時代的人才管理術-Transformer」分享會,邀請顧問界、實務界、學界三方代表,精闢分享。
旭聯科技以扮演企業人才管理策略實踐的推手為責,旭聯科技康永華總經理開場便強調要化身跨界人才、管理跨界人才,其中「閱讀的力量」很重要,感謝這次合作夥伴 ,贈送現場每位HR夥伴葛.史密斯的數位課程『給主管建議:現在是演出時刻!』,世界級教練葛.史密斯的領導課相當相當精彩,他是世界名師,帶給主管不一樣的思維。同時,康總經理並宣布今年成立20週年旭聯科技,將與成立30週年的異業合作,提供企業人才管理多元的整合性服務,讓企業能有多彩多姿且深度的運用服務。
◎從知道,到做到:跨越人才發展最遙遠的距離
方素惠總編輯以「全球人力資源面臨的困境」觀點切入,引用葛.史密斯說的,「改變」是如此困難,因為許多人在改變的動機就錯誤了,因以改變anyone、anything為動機,而不是改變everyone、everything。
教育訓練三大挑戰?
為何企業員工上課後,績效無法呈現?方總編輯以長期觀察、深入探討後,發現做培訓前,應先思考:alignment和engagement,讓受訓的員工能切身與真實的感受到培訓所帶來的協助,並將上課所學內化運用到工作上;以為例,每期刊物的「一點行動:請寫下您看完這本刊物印象最深的三點」,以及「接下來30天您將採取的行動為何?」、「一點對話:團隊協作」,就是最受企業CEO肯定的單元服務。方總編結語透過奧運選手的故事說明「練習改變」,才是企業最需要的人才能力。

◎跨界整合 人才培育新顯學
旭聯科技產品經理林千甯分享在產業中的觀察,因應著大量免費課程(如:Coursera、Udemy、Ted等)與數位化時代來臨,許多優質內容將紙本轉為數位形式(如:EMBA雜誌),因此HR培訓人才工作不再只重視內部的知識保留與經驗傳承,也開始著眼如何將這些外部資源整合進內部培訓系統。旭聯科技展現整合的技術能力,接著展示旭聯培訓大師與整合內容,將主管行事曆與主管必讀融合於主管專區,主管可透過主管行事曆看到當月的管理小提醒,思考一下目前帶領團隊的狀況,也可在主管必讀看到當期重要文章,增廣視野。並另闢EMBA學習專區,讓主管可依需求從不同主題查看有興趣的文章。透過與培訓大師的整合,主管只需在學習平台即可擁有不同的學習資源;而HR不須額外管理帳號,也可直接查詢主管點閱報表,大大提高運用外部資源的效益。


◎了解大環境變化、掌握企業人才需求
微星科技簡文哲(Wayne)人資協理提出,有目的的訓練、制定管理流程(確認訓練需求、能力盤點→課程規劃→課程執行→成果確認),才能確保訓練的成效,讓訓練專案執行到位。簡協理並提出企業需要的人才有三大關鍵力:數字力、客戶力、創客力,利用這三大關鍵力,成為能夠幫助企業獲得最大利益的人才。
而企業在管理上也有三大重點:組織績效再提升、培育專業人員及員工關懷,營造正向和諧的員工關係,創造企業和員工雙贏局面。企業在面臨人才快速流動的經營環境下,要隨時檢視以確保組織及人力的競爭力,是能讓企業不只進步,還能比競爭對手前進的快一點!而HR的任務就是即時準備好適合的有能力的人才,幫助企業成功。
◎高潛能= 高階領導人的子集
高潛能人才,就是高學習敏捷性的跨界人才。
林文政教授開場即用一段影片,快速、清楚的說明「跨界(複合式)人才」所需具備的素質與能力,一個人要能具備兩個及以上的職業所具備的素質及能力,包括:
M=(動機),A= (能力),E=(環境),T=(時間)
除了提供主管的動機(M),改善主管的能力(A),及組織的環境(E)之外,就是調整組織與個人時間觀(T)。
此外,林教授也點出企業面對跨界人才最大的問題,不只是「識才」,還要「容才」。(「跨界管理職能」的關鍵行為指標的訂定:A級伯樂KPI)。真正的伯樂,應能接納包容這些能力、特質與他相異的人才。最後,林教授以人力資源部門必須重新界定「人才」定義,小結提供HR針對跨界人才管理實務需要重新思考的方向:
1.領導職能(潛能)模型與招募甄選標準
2.績效考核指標與獎酬系統
3.職涯發展路徑
4.領導人訓練發展
5.組織文化
最後由康永華總經理摘要今日講師們的要點,帶領大家精彩結尾,康總經理呼籲,練習改變、運用有系統性的工具,迎戰跨界人才趨勢。
旭聯科技以扮演企業人才管理策略實踐的推手為責,旭聯科技康永華總經理開場便強調要化身跨界人才、管理跨界人才,其中「閱讀的力量」很重要,感謝這次合作夥伴
◎從知道,到做到:跨越人才發展最遙遠的距離
教育訓練三大挑戰?
為何企業員工上課後,績效無法呈現?方總編輯以長期觀察、深入探討後,發現做培訓前,應先思考:alignment和engagement,讓受訓的員工能切身與真實的感受到培訓所帶來的協助,並將上課所學內化運用到工作上;以

◎跨界整合 人才培育新顯學
旭聯科技產品經理林千甯分享在產業中的觀察,因應著大量免費課程(如:Coursera、Udemy、Ted等)與數位化時代來臨,許多優質內容將紙本轉為數位形式(如:EMBA雜誌),因此HR培訓人才工作不再只重視內部的知識保留與經驗傳承,也開始著眼如何將這些外部資源整合進內部培訓系統。旭聯科技展現整合的技術能力,接著展示旭聯培訓大師與


◎了解大環境變化、掌握企業人才需求
微星科技簡文哲(Wayne)人資協理提出,有目的的訓練、制定管理流程(確認訓練需求、能力盤點→課程規劃→課程執行→成果確認),才能確保訓練的成效,讓訓練專案執行到位。簡協理並提出企業需要的人才有三大關鍵力:數字力、客戶力、創客力,利用這三大關鍵力,成為能夠幫助企業獲得最大利益的人才。
- 數字力:透過數字找出問題點(5W2H)、透過數字預測未來(Big Data)。
- 客戶力:透過QCDS找出物超所值的關鍵。
- 創客力:maker,努力把各種創意轉變為現實。
而企業在管理上也有三大重點:組織績效再提升、培育專業人員及員工關懷,營造正向和諧的員工關係,創造企業和員工雙贏局面。企業在面臨人才快速流動的經營環境下,要隨時檢視以確保組織及人力的競爭力,是能讓企業不只進步,還能比競爭對手前進的快一點!而HR的任務就是即時準備好適合的有能力的人才,幫助企業成功。
◎高潛能= 高階領導人的子集
高潛能人才,就是高學習敏捷性的跨界人才。
林文政教授開場即用一段影片,快速、清楚的說明「跨界(複合式)人才」所需具備的素質與能力,一個人要能具備兩個及以上的職業所具備的素質及能力,包括:
- 知識跨界
- 技能跨界
- 思維跨界
M=(動機),A= (能力),E=(環境),T=(時間)
除了提供主管的動機(M),改善主管的能力(A),及組織的環境(E)之外,就是調整組織與個人時間觀(T)。
此外,林教授也點出企業面對跨界人才最大的問題,不只是「識才」,還要「容才」。(「跨界管理職能」的關鍵行為指標的訂定:A級伯樂KPI)。真正的伯樂,應能接納包容這些能力、特質與他相異的人才。最後,林教授以人力資源部門必須重新界定「人才」定義,小結提供HR針對跨界人才管理實務需要重新思考的方向:
1.領導職能(潛能)模型與招募甄選標準
2.績效考核指標與獎酬系統
3.職涯發展路徑
4.領導人訓練發展
5.組織文化
最後由康永華總經理摘要今日講師們的要點,帶領大家精彩結尾,康總經理呼籲,練習改變、運用有系統性的工具,迎戰跨界人才趨勢。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