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教學設計】打造以學習者為中心的微學習方法|ATD23年會|人才發展
訓練單位在推動企業學習文化上,「Micro learning(微學習)」是一個很好的切入點,一方面透過短時間內的學習,降低因學習與工作所產生的衝突;另一方面,提升團隊意識到「學習」同樣是工作的一環彼此相互成長,並且成為引領個人成長與組織發展的績效指標。
然而,需要思考到所謂微學習的「微」是指多少時間?
ATD23會場上Carla Torgerson以「微學習」為主軸分享到,依照不同的學習場景,如:課後強化學習的微學習,與課後主題式的微學習,兩者微學習的時間規劃各有所差異。與此同時,微學習針對不同學習動機的情況下,課程內容的設計也有各自的側重點,通過這些思考,為你開啟「以學習者為中心」的微學習策略。

講者:Carla Torgerson
主題:Ways to Make Your Microlearning Learner-Centered
撰文者:eHRD_事業群 蔡利國 總經理特助
【摘要】
如何讓微學習產生最大的影響力?演講者將分享四種微學習的應用、20種微學習的方法,以及以學習者中心的設計技巧。
運用這些知識到訓練規畫上,除了能獲得學習者對微學習的重視,更為學習規劃上提供實用的技巧。

一、 什麼是微學習(Micro learning)
微學習是「刻意」為學習者縮短學習內容,讓學習行為融入在人們的的工作和生活中。微學習已經存在許久,並且發展出許多想法和原則,更有賴於微影音技術的普及,讓微學習成為現代學習者的學習模式。

二、 使用微學習的四種方式
規劃微學習時,先是對學習情境出發,找出對應的學習需求,依照此來規劃微學習的內容。
講者分享4種常見的微學習情境,規劃者則針對這4種學習情境去思考,這些學習的本質是什麼,因為它能幫助人們真正思考如何使用微學習。
1.Preparation準備(Prework前置工作):
在較大型的課程中,安排微學習當作前置作業。
如果有執行過課前的學習任務,會感受到學員對完成學習任務有多難,所以透過微學習來縮短學習前的準備任務,不只是有效地利用學習者的時間,同時學習者會感到輕鬆完成學習任務,藉此確保課程前學員對課程內容有所掌握。
■ 微學習規劃:前置微課的設計時間,最多約10分鐘。
2. Follow-up 追蹤(Boost learning 增強學習):
課程結束後使用的微學習,主要跟進或支持較長形式的教學。
通常在完成原有的課程後,提供學習者延伸資料或重複練習來強化學習成效。
■ 微學習規劃:課後的微學習規劃,主要抓在30秒~1分鐘。
3. Standalone獨立(Short-form learning 短期學習):
在課堂之後使用的微學習,例如:LMS、e-learning、虛擬教師指導的培訓或獨立的電子學習,可以支持較長形式的教學。
■ 微學習規劃:針對課後獨力主題的學習,微課程的時間設計以4分鐘~8分鐘為適合的時間安排。
4. Support支援(Performance support績效支援)
工作中的微學習場景,用來支持工作表現,這類型的微學習主要提升績效行為,能夠立即解決當下工作任務的問題。
■ 微學習規劃:要符合在工作上的微學習情境,微學習課程的時間規劃,通常以15秒~5分鐘的時間範圍,針對具體目標的應用技巧掌握。

三、 微學習的五種格式
有時人們會認為微學習只是影片或者它只是一個e-learning模組,實際上,可以使用許多不同格式來提供內容,最常見的有以下五種:
1. Text-based resource 文字資源
2. e-learning 電子學習
3. Video 影片
4. Infographic 資訊圖表
5. PODCAST (適合任何類型的新興技術)

四、 20種微學習的應用情境
四種方式搭配五種格式,可以得到20種用來設計課程的方法,對於訓練發展單位在規劃上,不只能知道各種學習情境下的微學習架構,更能對應到「以學習者為中心」的設計理念。

針對學習者的使用情境,以及學習成果的連結,例如:新人訓、主管訓、個人發展計畫等,讓學習不只為了學習,更是讓學習者明白學習後的成果對應在哪裡,以此來規劃更符合學習者需求的微課。
五、 微學習策略:以學習者為中心的微學習設計
微課程的學習路徑設計,是需要一套策略,並且能回應以下的問題:
以終為始:學習者的學習目標是什麼?
學習指標:學習內容要傳達哪些訊息?
行為指標:課程結束後改進的行為成效或績效指標?
學習動機:學習者的動機水平是高還是低?
通過上述的問題思考是對於「學習目標」與「學習成果」的連結,這些思考的最後一項「Motivation(動機)」是鑑別學習設計是否達到「以學習者為中心」的課程設計。

講者提到對於「High Motivation(高動機)」和「Low Motivation(低動機)」的學習者,對微課程內容的規劃有各自重點:
如果是針對「Low Motivation(低動機)」學習動機低的情況,可以從以下幾點來構想:
1. 創造一個「對我有什麼好處」的訴求 - 告訴人們這些學習內容對自己重要性。
2. 找出能解決學習者在意的關鍵行為。
3. 強調短時間投資 - 「僅需10分鐘,就能學到...」。
4. 提供進度指示,告訴學習者離結束有多近。
5. 鼓勵他們專注於「對我有什麼好處」的提示。
6. 提供內在和外在的獎勵 - 完成課程、認可、獎品、激勵措施。
重點是讓設計者認識到,什麼有助於引發學習者更多地參與。

對於「High Motivation(高動機)」高學習動機並且是產生績效的行為改變,對微課程內容的設計,則要強調:
1. 專注於學習者的「為什麼」 - 為什麼這對他們很重要
2. 專注於實用的事物或他們可能關心的例子
3. 專注於他們花時間的價值 - 「僅需10分鐘,您就能夠...」
4. 使其盡可能適應移動設備 - 讓他們可以隨時隨地參與
5. 鼓勵他們專注於他們的「為什麼」的提示
6. 使他們能夠與志同道合的學習者互動(同儕群體、社交功能)

上述的設計重點,離不開對學習者需求的瞭解,以及掌握管理者對學習結束後期望的行為指標,對訓練單位在規劃學習內容,切中學習者所在意的需求,更透過微學習為組織打下學習文化的基礎。
【旭聯ATD研究中心觀點】
微學習是一種以小而碎片化的學習場景,通常涉及短時間內獲取以及掌握學習知識。所以微學習的目標是提供快速、精簡和容易吸收的知識或技能,以此來滿足學習者在工作或學習上的即時需求。
Carla Torgerson提供簡單方式,方便設計者自我評估,是否實現「以學習者為中心」的設計方向。
本場講座除了對學習設計者能有所收穫外,對於一般學習者來說,也能通過上述的微學習內容來規劃。如前面提到聚焦於學習目標,檢視個人真正的學習需求與結果,挑選出對個人有幫助的課程。
旭聯科技甫上市的sunKOL APP,即是微學習的應用與實踐,除了鼓勵同仁分享教育科技、人資領域深耕多年的經驗外,並希望藉由多元課程為人資夥伴們打造自我成長的學習平台,更期待領導者與人資同好都能在sunKOL成為各領域的KOL,引領共好共學的實踐,與人才共同創造美好未來。
掌握第一手最新消息!
歡迎加入 sunKOL 的行列吧!大家做伙來 sunKOL !!

6月20日 (二) 邀您一同掌握人資界領先趨勢和最佳實踐
今年,eHRD領導廠商旭聯科技將由黃旭宏董事長領軍5人團隊前往美國參與atd 與國際接軌,與全球企管與教育科技專業人士交流互動,分享最新的觀點和洞見。
旭聯科技將於6/20 下午分享atd 國際趨勢和最佳實踐,為您的人才發展戰略注入關鍵秘訣。
現在就把握這個難得的機會,立刻報名參加!
ATD是什麼:2023 ATD年會
ATD是什麼?ATD全名為Association for Talent Development,是一個位於美國的全球性人才發展組織,成立於1943年,ATD人才發展協會旨在提高企業和個人的培訓和發展水平。每年ATD年會舉辦全球性的人才發展峰會(ATD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& Exposition),是全球最大的人才發展盛會之一,也是全球培訓和發展菁英人士的重要交流會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