- 2025-06-19
如何駕馭變革最難的中段?|atd Talent Strategy
變革計畫常常在中途陷入停滯——成員開始抱怨、士氣下滑、支持者漸漸沉默,甚至連原本熱血的團隊也開始出現疲乏感。這不是失敗,而是你正在經歷真正的改變旅程中最關鍵的一段。
在 atd 25 演講中,美國 Cottage Health 的變革教練 Michele Mollkoy 深入解析如何有效穿越混亂的中段,透過對「抗拒」的重新定義,提供一套實用的對話框架,協助管理者將組織焦慮轉化為前進的動力。
講者: Michele Mollkoy
講題:Navigating the Messy Middle: Strategies for Sustaining Change
撰寫者:Anita Chang
在組織推動變革的過程中,往往會經歷一段「看不到成果、共識難凝聚、團隊混亂疲乏」的時期。這段時間,被稱為「混亂的中段」(The Messy Middle)。如果你曾經帶過新系統上線、流程重整、文化轉型,那你一定對這種混亂不陌生。
來自美國 Cottage Health 的學習與變革經理 Michele Mollkoy 在一場主題為「Navigating the Messy Middle」的分享中,提出了實用的觀察與策略,幫助我們更好地理解並管理變革中的抗拒與困境。
變革中的抗拒,其實不一定是壞事
許多人認為抗拒變革是「不配合」、「老狗學不會新把戲」的象徵。但實際上,抗拒是一種自然反應,也可能是組織正在觸碰到核心議題的訊號。Mollkoy 強調:
「抗拒不是壞事,而是你可能碰到了真正重要的東西。」
抗拒可能源自許多不同的因素,例如:
•缺乏理解或信任:對變革目標或方式不清楚。
•影響自身利益:擔心失去原本的掌控權或角色定位。
•習慣依賴:熟悉的流程被打破,引發焦慮。
•過去經驗陰影:曾經的變革失敗造成創傷與不信任。
•無聲的抵抗:看起來接受,其實只是被動等待或裝作配合。
重要的是要記住,抗拒行為往往不是針對人,而是針對「變革本身帶來的不確定」。
管理抗拒,不是說服或壓制,而是同理與引導
錯誤的管理抗拒方式包括:用邏輯強壓、忽略對方情緒、權威式管理、與員工爭論、或認為對方就是「難搞的人」。這些行為不但無效,還可能加深彼此的對立。
Mollkoy 提出一個簡單又有效的管理抗拒步驟:
1.引導對方說出抗拒(Surface it)
主動開啟對話,例如:「你對這個改變有什麼擔憂?」別假裝一切正常,抗拒若被壓抑,反而更難處理。
2.傾聽並認可(Listen & Acknowledge)
接住對方的感受,不急著下結論或反駁,而是讓對方感受到「你有在聽」。
3.找出原因(Pinpoint the Source)
是「變什麼」讓人困惑,還是「怎麼變」讓人不放心?還是仍有其他顧慮或議題?
4.重新定義「抗拒」(Name it)
嘗試幫對方把感受說出來,幫助情緒變得可被理解,例如:「你似乎擔心這個變化會打亂你的工作節奏?」。
5.引導具體行動(Call for Action)
設定期待、釐清責任分工,引導對方朝可行動的目標邁進。
這個過程在本質上不是消滅抗拒,而是運用理解和引導,將它轉化成參與與承諾。
領導者的角色:陪伴、陪伴、陪伴
變革常被比喻為「當一扇門關上,另一扇門會打開」。但如 Sandi Bachom 所說:
「有時候,你會卡在走廊裡一段時間,挺痛苦的。」
作為領導者,我們的任務不只是打開門,而是陪伴團隊一起穿越這段混亂與不確定的「走廊」。這代表著你需要:
•接住團隊的焦慮與疑慮
•不急著推進,也不輕言放棄
•用對話取代命令,用參與取代說服
真正的改變,不是靠「計畫」,而是靠「理解人心」
變革的挑戰從來不是技術問題,而是人心問題。你可以改變策略、導入新科技、重設目標,但若無法處理「同仁如何看待與感受改變的真實心情」,一切就都只是表面功夫。
真正能讓變革持續下去的領導力,是從理解抗拒開始,唯有理解,我們才能在不確定中找到帶領團隊前進的力量!
關於旭聯科技 SUNNET Technology
創立於 1996 年,旭聯科技為亞洲指標性教育科技公司,服務橫跨企業學習、校園教育與長照科技,致力以科技賦能人才成長。核心產品包含 XUMI 智慧學習平台、TAN-JI等 AI與雲端數位平台,已協助超過 400 家機構推動數位學習與知識共創文化。
更多資訊請洽:
Email:sales@mail.elearn.com.tw
網站:https://www.sun.net.tw